首页|旅游住宿|社区家庭|餐饮消费|医疗健康|文体娱乐|北京介绍|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教育培训|交通出行|电子地图
[字 号]    
冬季采暖供热标准拟提高2℃
时间: 2013-03-12 来源: 北京日报 [作  者: 耿诺]

  《供热计量应用技术规程》2013年3月12日起公开征求意见

  市规划委发布的新版《供热计量应用技术规程》及《供热采暖空调系统水质及防腐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从2013年3月12日起公开征求意见。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冬季供热采暖每年消耗全市大约20%的能源,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征求意见稿着重强调了供热分户计量收费实施以后按热收费管理方面的有关问题,即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调节室温,少用热少缴费,以鼓励人们提高认识,自觉节能。

  空房温度不得低于14℃

  在《住宅设计规范》规定,普通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卫生间不应低于18℃,则分户热计量的普通住宅最低设计标准宜提高到20℃至24℃;原来按20℃至22℃计算的标准较高住宅,则宜按22℃至26℃计算。

  相关负责人表示,住宅分户热计量后,应为居住者留有一定幅度的热舒适度选择余地;同时在实行分户热计量后,用户可通过温控阀在室内无人时降低室温设定值,房间形成间歇供暖,设置较多的散热器可缩短室温升温时间。

  据了解,冬季采暖室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房间设定温度,室外大气温度,太阳辐射的热,外墙保温水平,窗户的气密性和隔热性能,开窗通风换气时间。根据征求意见稿中相关条款规定,空房供暖管道阀门不能完全关闭,使房间最低温度不低于14℃。

  强制性标准鼓励行为节能

  新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2版)已于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对分户热计量提出了强制性要求。

  征求意见稿中显示,未来住宅设计中就要引入热负荷计算,确定管道直径、暖气片分布,更科学地让房间达到设计温度,并节省供暖费用。

  对此,相关负责人解读称,不同建筑的耗热量是有差异的,主要取决于建筑外墙、门窗、屋顶的保温性能和施工水平。同一建筑内,不同朝向、位置的房间,耗热量也是不同的,北向户型的耗热量一般比南向、居中的户型要高,把边、顶层、底层户型的耗热量一般比中间层的户型要高。

  “热计量收费后,耗热量的差异将会体现到热费上。因此在购买住房时应该考虑入住后的采暖能耗问题,尽量选择采暖能耗低的房子及户型。”这位负责人说,“征求意见稿一是从技术上保障了分户热计量的实施,二是体现了按热收费,鼓励大家行为节能的指导思想。大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调节室温,灵活用热,少用热少缴费。”

  鼓励用户按需调节室温节能

  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用户要控制室内采暖温度,家里长期没人时可调低暖气片恒温阀或室温控制器的设定采暖温度;减少开窗时间,开窗会散失大量热量,从而导致用热量增加,墙上的空调孔要封堵好,否则也会损失大量热量。

  他建议,装修时不要将暖气包住,不要在暖气上晾晒衣物,否则会影响散热效果;装修时不要破坏外墙的保温层,不私自更换采暖设备,如有必要时应经供热单位同意,不要拆除恒温阀或其感温包。

  此外,《供热采暖空调系统水质及防腐技术规程》主要作用则是为改善供热采暖、空调水系统水质,减轻对设备的腐蚀危害,防止计量仪表、调节阀门等发生堵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本市供热采暖空调系统更加经济、安全、清洁和高效率的运行,并保证本市热计量工作顺利进行。

相关服务

  ·北京燃气服务  ·安全使用燃气  ·北京供暖服务

     转摘声明:转摘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相关新闻 更多相关新闻>>
 
  服务热点 更多>>
北京市自住型商品住房
北京自住型商品住房的项目详细介绍,为您购买自住型商品住房提供参考…[详细]
那些年
大孩子虽然已经成年,但我们心中的童年并未远去,让我们一起来怀旧一把…[详细]
北京市幼升小服务
  服务提示 更多>>
·调休期间区县房屋登记不办公
·2014年冬天严查露天焚烧垃圾行为
·《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
·APEC假期部分银行营业网点轮休
·交管部门全力做好APEC期间交通保障
·警方启动高等级外围防控
  服务推荐 更多>>
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
北京住房公积金
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 北京住房公积金
[交通] 北京高速公路速通卡
[驾车] 自驾出行畅游京郊
[旅游] 旅游季 悦享时光
[医疗] 京医通卡使用指南
[餐饮] 有约在“鲜” 探寻京城海鲜地图
[文娱] 童真拼出一世界
[安全] 儿童安全指南服务
[社保] 北京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办理方法
[就业] 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服务
[教育] 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服务
[社区] 北京市自住型商品住房
[人文] 品味文化 老北京的特色服饰
[地图] 京广高速铁路出行指南
站点地图 |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法律声明 | 页面纠错 | 网站建设意见 首都之窗运行管理中心
主办:北京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首都之窗运行管理中心   京ICP备05060933号
独家运维: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信箱:service@beijing.gov.cn  客服电话:593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