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3月1日到3月15日,全市日平均气温达6.4摄氏度,是2000年以后同一时期的第二高温年。”北京市热力集团相关负责人3月18日透露,在刚刚结束的供暖季,北京市经历了35年一遇的12月最低温和10年一遇的3月最高温,在供暖季初期和末期经历了一回“冰火两重天”。不过由于调度灵活,“逢五测温”和联动联调等措施,实现了罕见寒冬和供热季末期高温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该负责人介绍,北京市2013年3月上半月的日平均气温为6.4摄氏度,而全市供热系统温度仅为5摄氏度。“供暖日的气温超过启动温度,这就意味着供热体系要‘超供’,如何在做好供热服务的同时减少对能源的浪费,实现节能降耗,成了一个重要问题。供暖初期的极寒天气,同样也是对供暖负荷极大的挑战。”
为了灵活应对极寒和高温天气对供热系统的挑战,北京热力采用每月5日、15日、25日,节假日和突发事件发生时深入用户家中测温的方式,结合用户对室温的反映,及时调节供热系统负荷。截至3月5日,北京热力共抽测用户近6万家,合格率达99%。
此外,热计量改革的推进也成了提高全市供热系统灵活应变能力的一个重要推手。
“以前是我们‘供’多少,用户‘用’多少,热计量改革后,变成了用户‘用’多少我们‘供’多少,生产调度系统开始追着用户走。”该负责人介绍,北京热力产权下6122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实现了热计量改造。
实行热计量后,用户节约能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但其自主调节供热温度的行为也给供热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不同区域、时段的供热负荷波动增大,给集中供热系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为应对这一变化,供暖范围占全市供暖面积近三成的北京热力在供热初期制定了详细的热力站停送热计划,分阶段、分批停送热,将停送热时间精确到小时,减少用户集中停送热对供热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产生的影响。
此外,该负责人介绍,往年当用户反映的供热问题涉及外管线检修、管线改造等问题时,通常要等到供暖季结束才能着手解决。而在2012年至2013年供热季,北京热力通过加强与相关审批和主管单位沟通、加大投入等方式,尽量让供暖问题“不出供暖季”,尽快解决。在热力集团供热服务热线96069接到的15万个用户电话中,保修完成率达99%,较往年大幅提升。
|